质谱和红外光谱作为最常用的两种分析手段,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领域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质谱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然而在结构测量方面有所不足,对于同分异构体的测量显得捉襟见肘;传统的红外吸收光谱具有分子“指纹”识别特征,高效且准确,但是对于待测物数密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对于气相离子难以有效探测。本实验室通过离子阱质谱和红外激光解离光谱联用仪器的搭建,克服质谱结构测量的不足以及传统红外吸收光谱在低数密度下灵敏度的缺陷。对气相离子选择后探测红外激光解离光谱,有效排除了溶剂以及杂质干扰,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实现对复杂体系的化学组分质谱分析和关键物种的红外光谱甄别,进而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电喷雾电离源---四级杆质量选择---离子阱存储---红外激光解离光谱联用仪器。溶解于极性溶剂的待测物经电喷雾离子源电离,产生的离子由八级杆导引传输;选质四级杆对传入的离子进行质量分析,选择合适的待分析离子进入三维离子阱存储和富集;一束可调谐的红外OPO/OPA激光对离子阱中存储的离子进行红外光解离,获得选择性的红外激光解离光谱。
激光溅射电离源---飞行时间质量选择---离子阱存储---红外激光解离光谱联用仪器。聚焦后的脉冲激光轰击金属靶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与载气充分碰撞产生金属复合物离子;飞行时间分析器和质量门选择合适的待分析离子进入三维离子阱进行存储和富集;一束可调谐的红外OPO/OPA激光对离子阱中存储的离子进行红外光解离,获得选择性的红外激光解离光谱。
韩佳(博士后):hjia2017@mail.ustc.edu.cn 、 苏曲雁(博士生):sqyan@mail.ustc.edu.cn 、 刘鹏程(博士生):lpc945@mail.ustc.edu.cn
陈燕(博士生):cheny21@mail.ustc.edu.cn 、 卢顺(硕士生):shunlu@mail.ustc.edu.cn 、 于海丽(硕士生):yuhl@mail.ustc.edu.cn 、 杨欣雨(硕士生):ya_yang@mail.ustc.edu.cn
1、设计与LVC源互换的MALDI源,拓宽联用仪器的应用范围; 2、利用ESI源的装置开展小分子蛋白质等体系的结构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校区科技实验楼东楼106/217室)
0551-63600031
xzhou@ustc.edu.cn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激光化学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 皖ICP备05002528号
「 网站设计与制作维护:卫来科技 提供 」